您的位置: 首页 >财政研究>详细内容

榆社县财政局关于如何发挥财政在脱贫攻坚中的保障作用的调研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2-03 浏览次数: 【字体:

刘建红

近年来,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全县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优化财政支出保障结构,确保了县委脱贫攻坚各项部署的有效落实,为我县如期脱贫摘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近年来财政扶贫投入及实施项目情况

(一)扶贫资金投入情况

2016年至今,榆社县共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6282万元,其中:专项扶贫资金投入84755.52万元,统筹整合其他涉农资金投入23068.84万元。分年度投入情况为:

2016年度,榆社县投入扶贫资金共计3817.84万元,其中:专项扶贫资金资金3327.84万元(中央2697.84万元,省级520万元,市级110万元);统筹整合其他涉农资金490万元(中央资金375万元,市级资金115万元)。

2017年度,榆社县投入扶贫资金共计31140.1万元,其中:专项扶贫资金20146.4万元(中央1332万元,省级6450万元,市级6141.56万元,县级6222.84);整合其他涉农资金10993.7万元(中央资金4385.54万元,省级资金6271.1万元,市级资金278.56万元,县级资金58.5万元)。     

2018年度,榆社县投入扶贫资金共计26744.98万元,其中:专项扶贫资金资金21217.78万元(省级8362万元,市级6009.78万元,县级6846),统筹整合其他涉农资金5527.2万元(省级资金4590.99万元,市级资金877.21万元,县级资金59万元)。

2019年至今,榆社县共计筹集财政扶贫资金47544万元。其中:专项扶贫资金资金41504.77万元(省级14230万元,市级17274.77万元,县级财政投入10000万元;统筹整合其他涉农资金6039.67万元(省级资金5307.39万元,市级资金732.28万元),目前已分配各部门44579.7万元。

(二)实施扶贫项目情况

在资金使用上,榆社县进一步规范使用方向和投入重点,特别是2017年以来,严格执行“户申请、队帮扶、村提议、乡统筹、县审定”的扶贫项目运作程序,构建起了县、乡、村、队、户“五位一体”项目精准扶贫联动机制,资金全部用于脱贫攻坚项目支出。其中:

1、特色产业扶贫方面。全县扶持特色产业投入42995.27万元。主要是新发展设施蔬菜(棚内面积)3846.87亩,建成温室大棚1006.8亩,拱棚916.41亩,五代棉被棚1902.33亩,连栋拱棚21.33亩;发展中药材17423.81亩,主要种植柴胡、射干、半夏、远志、黄芩、知母、板蓝根等中药材,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2个;发展谷子39415.16亩;实施核桃经济林提质增效2.7496万亩;建设圈舍258450.273平方米、堆粪场9394平方米、化粪池6894.2立方米、青贮窖13992立方米;新发展笨鸡113万只。实施畜牧养殖水利设施配套工程25处,畜牧养殖电力配套工程43处;土地整理7167亩,新增耕地669亩,保护性耕作农田作业6.367万亩;购买122台机具,购买农副产品加工设备7套;建成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运营)中心和电子商务乡村服务站体系;注资发展10MW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一座, 5MW村级光伏电站两座;并支持各乡镇发展了酿酒高粱、扫帚、油葵、黄花菜、水稻、红薯、艾草、羊肚菌、金花葵、火麻、辣椒、花卉大棚种有机菜花种植及加工等特色产业。

2、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方面。全县基础设施投入资金27011.27万元,主要是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涉及191个村98562人和1所学校263位师生的饮水安全;新建村卫生室75所、修缮村卫生室100所;维修改造27个学校,新建二所幼儿园、一所义务教育学校; 实施了88个文化场所提质建设项目,建设日间照料中心12个,修建漫水桥4座、便民桥4座,街道巷道工程硬化路面2.1公里,改建、新建路面47.281公里;建设路基、路面及涵洞以及标标线、路面防护设施198.8公里;新增灌溉面积10961亩,改善灌溉面积888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01公顷;坡改梯治理面积1613.57公顷,修筑生产道路56.72公里,沟坝地治理工程;整治土地面积225亩,平整田块净面积176.7亩,建设生产坝20条,排洪渠744米,生产道路1740米。

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方面。全县改善人居环境投入13212.6万元(不含易地扶贫搬迁专户承接贷款等其他资金46041万元)。主要是建设美丽宜居示范村8个;改造农村危房3427户;围绕“五洁净”“六要六有”实施开展村容户貌及村级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用于9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集中安置点附属设施建设,涉及安置面积21万平方米,涉及搬迁人口9580人。其中建档立卡搬迁人口3474户8292人;同步搬迁人口523户1288人。

4、教育扶贫及技能培训方面。全县教育扶贫及技能培训投入2286.348万元。主要是为3661名中职中技、高等职业贫困在校学生发放“雨露计划补贴资金;为 540名贫困大学生发放贫困大学生补助资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确保了贫困家庭学生上学有保障。同时,农业农村局组织种植业与畜牧业新型农民培训774人,农机局组织农机技术培训演示180人;文旅委发展安绣刺绣培训31人;人社局组织贫困人口学习核桃管理技术、设施蔬菜及中药材种植、森林管护员技能、农机技术、电子商务、手工艺品加工、服装加工、箱包加工等技能培训1667人;工商联组织彩画和木工为主的古建专业培训345人。

5、生态扶贫方面。全县支持生态扶贫投入4613.51万元。主要是通过退耕还林、荒山造林、森林管护和经济林提质增效等途径实现脱贫成效。累计实施退耕还林4.8万亩;组建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59个,实施生态扶贫绿化工程12.6万亩,累计参与造林贫困人口3025人次,人均增收7110元;累计聘用森林管护员1074人次,其中贫困人口961人次,为贫困人口发放工资补贴738.42万元。

6、提升公共服务方面。全县提升公共服务投入1744.72,主要是为5000余农户实施农村有线电视全覆盖工程项目:对7562名贫困人口外出务工人员实施交通补贴,带动外出务工贫困人口增收;对41个于贫困村日间照料中心补运行进行补助,使全县7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2233人受益。

7、金融扶贫方面。在实施金融扶贫上,全县累计投入风险补偿金6028万元,发放小额信贷贷款贴息资金3156.25万元。截止2019年8月底,全县累计贷款约4.1791亿元,惠及贫困户8463户。投入扶贫周转金2456万元(省级配套1228万元),有效缓解了11户新型主体企业发展运营的资金压力。    

8、社会医疗保障方面。自脱贫攻坚以来,全县共投入资金2997.29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缴纳了医疗保险和补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大病医疗保险,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户小病拖、大病扛、看病贵,因病致贫返贫问题,使贫困人口医疗有了保障,同时减轻了贫困户的经济负担。同时,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缴纳了养老保险,贫困人口养老有了保障。2018年、2019年分别为2.46万人和3.91万贫困人口缴纳了返贫险。

二、落实扶贫保障采取的各项措施

(一)强化财政扶贫工作组织领导

为了扎实做好财政扶贫工作,财政部门高度重视,成立了榆社县财政局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领导小组,重点加强对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分配、拨付等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同时,领导小组进一步强化政治站位,多次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有关精神和重要指示以及扶贫资金管理相关政策,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财政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扶贫资金支付进度缓慢等问题,多次组织召开各部门协调会议,督促项目实施进度和扶贫资金支出进度,让扶贫资金早入发挥效益。

(二)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力度

一是认真研究、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市各项扶贫政策,积极加强与省市财政部门沟通对接,主动争取上级扶贫补助资金和债券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做大财政扶贫投入规模,有力保障脱贫攻坚资金需求。

二是积极优化支出结构,压减其他专项支出,确保每年度县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年度投入总量和增幅达到了“双增长”。2017年县级专项扶贫资金投入6222.84万元;2018年县级专项扶贫资金投入6846万元,同比增幅10.01%;2019年县级专项扶贫资金投入10000万元,同比增幅46.07%。实现了县级扶贫投入“双增长”目标。

(三)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机制

坚持按照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快推进贫困县实施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有关要求和“大类间打通,跨类别使用”,以及“应整尽整”的涉农资金整合原则,持续加大对纳入统筹范围资金的整合力度,对纳入整合范围内的各级财政资金应整尽整、随到随整,并及时做好整合资金预算科目调剂及预算管理、资金审核等工作,建立资金使用台账。财政统筹整合各项涉农资金后,统一由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分配使用,确保全部用于脱贫攻坚领域精准扶贫项目,真正形成了“多个渠道引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新格局。

(四)加快财政扶贫资金支出进度

为了加快扶贫整合资金支出进度,确保资金及时快捷投入到扶贫重点领域,财政部门积极落实各项加快支出举措:   

一是制定出台了《榆社县财政预算资金支出进度考核办法》,建立了月通报制度,将扶贫整合资金支出情况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加强项目责任部门支出进度考核。

二是制定出台了《榆社县加快扶贫项目实施和资金支出进度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扶贫项目招标限额、资金拨付程序、预算评审、结算审计等时限要求与具体程序,促进扶贫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支出进度。

三是制定出台了《关于脱贫攻坚期间扶贫工程项目实施议标方式进行采购的实施意见》,对投资总额不超100万元(含100万)的扶贫工程项目实行议标方式确定施工单位,加快了扶贫工程项目的实施进度,提高了扶贫项目带贫效果,同时增加了贫困村贫困劳力的劳务收入。

四是建立了扶贫整合资金拨付“绿色通道”。财政部门在加强和完善内部股室、中心之间的资金计划录入、资金审核和直接支付等业务快捷衔接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支付条件,在项目主管部门提供完整的资金拨付资料后,由财政股室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审核无误后即可随申请随拨付。

五是实行及时报告制度。财政部门及时向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及时报送统筹整合资金筹集、分配和支付情况。并在收到县脱贫办下达投资计划文件后5个工作日内,及时下达指标文件。

六是实行扶贫资金申请支付清单制度。财政部门告知项目单位申请支付所需资料清单,避免出现因提供的资料不完备重复多次进行办理,并限时审核和支付资金。

七是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财政部门不定时组织召开加快扶贫资金支出进度协调推进会,对资金支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五)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监督管理

1、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和扶贫专项审计2017年,财政部门采取调阅帐薄、实地检查和延伸项目等方式,对15个部门2016年、2017年度扶贫整合资金的使用、支付、结余以及项目建设进度等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2018年5月和9月,财政部门对2017年统筹整合资金和2018年度统筹整合资金使用情况开展了专项检查;2019年,财政部门聘请中介机构一是对2018年以来扶贫资金的安排、分配、支付、使用等情况开展专项检查;二是对2017年以来使用扶贫资金的林业、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同时。县审计部门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别对上年度全县各部门扶贫资金进行了专项审计;并按季度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措施跟踪落实情况审计工作,对扶贫审计发现问题进行了整改督查。

2、加强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公开工作。为了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县扶贫办、县财政局联合转发了《山西省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进一步强化扶贫资金项目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透明度,确保项目在阳光下管理,资金在阳光下运行,扩大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制度执行中,财政部门和扶贫办对省、市、县扶贫资金分配结果一律公开;各责任部门和乡镇对乡村两级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情况一律公告公示。

3、加大扶贫资金管理业务指导和培训。在日常指导各部门、各乡镇做好扶贫资金管理的同时,2019年又利用榆社县脱贫攻坚夜校平台,通过连线讲解和PPT演示的方式,组织县、乡、村三级干部进一步升入学习了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

4、推进整合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根据《扶贫资金绩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8]35号)文件要求,结合脱贫攻坚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2018年对重点对农业、林业、畜牧、农机等四个部门2017年度统筹整合资金使用开展了绩效评价工作。并与县扶贫办联合印发了《晋中市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实施细则》。同时,按照年初工作计划,将于今年9月份组织全县预算单位负责人和项目具体经办人开展绩效管理业务培训,以进一步提升我县各部门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水平。9-10月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对2018年统筹整合资金重点项目、2019年已完工项目资金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并及时将我县扶贫资金分配、下达、支付及扶贫项目绩效管理等信息数据按要求录入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平台,加强扶贫资金的动态监控管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加大县级扶贫投入困难较大。受县域主体税源较少,新增税源严重短缺,以及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基本支出和各种刚性配套支出的不断增加,县级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属典型的“吃饭财政”。导致无法筹集更多的财力用于脱贫攻坚投入,主要通过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和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债券资金等渠道解决各项脱贫投入。

(二)绩效评价工作亟待高效推进。随着涉农资金整合力度的不断加大,为全县脱贫攻坚各项任务的落实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投入保障。但如何客观全面反映我县财政资金扶贫投入绩效,以及项目建设形成的脱贫攻坚成效,构建更为科学、规范和全面的整合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体系,成为了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及面临的较大困难和问题。

(三)专项监督检查尚未常态化。受财政工作人员极为短缺和财政业务不断繁重等实际,无法对整合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监督检查,导致了检查深度不够,检查覆盖面不广,无法及时全面发现整合资金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形成专项监督检查的常态化。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近年来,财政脱贫攻坚任务逐年繁重、不断艰巨,为了进一步强化财政部门职能履行,为全县脱贫攻坚任务顺利完成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投入保障,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积极统筹和调度资金,不断加大县级财政扶贫投入,实现同比“双增长”。同时,认真研究、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市各项扶贫政策,积极加强与省市财政部门沟通对接,主动谋划争取对上级扶贫补助资金和债券资金争取力度,不断做大财政扶贫投入规模,有力保障脱贫攻坚资金需求。

(二)不断完善统筹整合机制。坚持按照“大类间打通,跨类别使用”和“应整尽整”的涉农资金整合原则,持续加大对纳入整合范围资金的整合力度,同时规范整合资金的投入使用,确保全部用于脱贫攻坚领域,及时做好整合资金预算科目调剂及预算管理、资金审核等工作,构建规范、高效的资金统筹整合体系。

(三)继续加快资金支出进度。动态掌握各部门资金支付情况,督促各部门,对扶贫资金项目,倒排工期,压实责任,确保项目按期完成。进一步加强项目责任部门支出进度考核,建立支出进度月通报制,按照省市财政要求,到年底确保各项资金支出进度达到90%以上。

(四)常态推进专项监督检查。积极压实财政部门资金监管责任,健全完善整合资金管理和使用办法。调配和充实检查人员,加强财政检查专业队伍建设,增强监督检查力量,常态化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同时加强与纪检、审计部门的协同配合,加强对财政扶贫整合资金使用的全程化、经常性监督检查,确保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五)全面落实绩效评价工作。进一步细化绩效评价指标,不断提高评价指标在评价执行中的专业性、科学性、可行性,确保能够全面反映、客观评价资金使用绩效和项目的脱贫攻坚成效。同时,积极推行第三方机构介入评价机制,加快推进绩效评价工作,确保对所有整合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