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财政研究>详细内容

新时代推进财政内控的三大着力点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4-08 浏览次数: 【字体:

全面进入财政系统内控新时代, 需要以更加广阔的视角理解和认知内控理念,构建延伸向行政事业单位的“大财政”内部控制体系。基于这一认识,以此为基础探讨财政系统内部控制建设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何找准财政部门内部控制建设的着力点,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着力点一:升华认识,从宏观层面布局

认识是一切行动的开始。对于不少财政部门而言,一方面要对内控工作高度重视起来,真正理解内控建设的现实意义,特别是领导班子要发挥引领和推动作用。财政部副部长刘伟在会上指出,

“在全国财政系统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是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基于个别领导干部对内控建设存在疑虑和观望态度, 以及新旧领导班子交接出现内控工作被弱化等情况,需要快速转变认识,充分意识到内控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而提升内控认识更深层次的含义在于,在推进财政部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单位能切实认识到内控建设的实在效果, 实现将外部监督内化为被监督单位的自我约束意识。

另一方面,从宏观上来讲,财政系统内部控制建设绝不单是财政部门的事情,站在政府管理的角度,建立由财政部门延伸向各业务部门,再辐射向各被监督检查单位内部控制,从而形成整体的政府部门内部控制,这才是新时代财政系统内控建设的目标所在。事实上,基于这一认识的政府部门内部控制体系已经有地区做出了尝试性探索。云南省昆明市财政局自 2014 年开始探索政府部门内控建设, 创造性地将财政部门内部控制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联合推进,提出了面向“政府治理”的内部控制“昆明模式”。该局采取“一体化、两阶段 ”建设,横向上选取财政部门外加18家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内控建设,纵向上联合市级财政和县财政、区财政一起推动;分问题梳理和制度设定两个阶段有序推进。这一探索无疑为财政系统内控机制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范本和视角,对各地开展内控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着力点二:切合实际,从微观层面细化

对于大多数单位而言,建立健全的内控制度并不是一件难事,但内控制度执行落实却是一个普遍性难题,特别是内控制度信息化落地,一直是制约内控体系深入推进的瓶颈。执行难,对于有步骤地实施创新性探索的“昆明模式”同样存在。在完成前面两个阶段的问题梳理和制度设定之后,昆明市财政局同样遭遇到内控制度信息化落地难的问题。另外,还有大部分单位在执行中难以找到实质性的切入点,使内控制度停留于纸面,难以继续推进。

在此过程中需要着重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对于内控制度执行找不到切入点的单位,需要结合单位实际全面梳理内控问题,进一步细化内控制度,增强其可执行性;二是鉴于信息化是内控工作的重要支撑,也是各单位普遍存在的难题,能否考虑从财政部层面统一收集、整理内控信息化建设的难点,集中设计和解决内控信息化问题,并鼓励各地积极尝试探索内控信息化建设,以构建适应现代财政制度的内控机制。

着力点三:权责明晰,强化执行与运用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对于现代财政制度而言,建立权责明晰的财政制度同样重要。建立和实施内控制度,正是完善财政系统权力运行制度和监督机制的重要举措。内控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流程就是对各个岗位的风险点进行梳理和防范,明确各职能部门和岗位职责,分清权责。

从内控制度的运行保障来看,既要明确各单位领导人的主体责任,形成单位“一把手 ”亲自抓内控的局面; 还要建立和完善内控考核评价体系,对单位整体内控进程及个人内控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考核,将内控建设成效与单位和个人评优提拔相结合,以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与成果的有效运用,为全面落实内控制度提供执行保障。